厦门市工商联进一步做好闽商回归工作
一是广铺引资网,搭建多层次的回归平台。如定期举行的世界闽商大会,已成为组织引导在外闽商回归的盛会;省内重大会展活动与“回归工程”有机结合,“9·8”“6·18”等优势平台吸引异地商会组团参会;“闽商八闽行”等活动,也为异地闽商回乡投资牵线搭桥。充分利用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98投洽会),积极组织与协调福建、厦门企业组团参加会议,通过项目对接,突出行业招商,使投洽会成为孕育资本、投资项目的最佳“孵化器”,进一步促进闽商回归,吸引海内外闽商回乡创业的闽商“回归工程”,激励在外闽商在资本、资源、信息、人才、技术等方面回流,成为福建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组团参加珠三角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洽谈会,做好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项目对接及后续进度追踪与服务工作,使更多闽商了解近几年来厦门的投资建设政策和环境优势。
二是充分发挥异地商会的作用,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在服务闽商方面,应当充分发挥厦门市工商联(总商会)信息灵、商缘广、“两边熟”、以商招商等优势,做好联络、协调、服务闽商的工作,厦门市工商联(总商会)闽商投资服务中心继续加强组织策划活动,咨询发布信息,联络交流感情,综合接待服务,洽谈跟踪项目。广大异地商会积极为会员企业提供商务考察、筹资融资、项目合作、市场开拓、信息交流、管理咨询等多方面服务,不断实现会员之间的优势互补、集聚发展。
三是以项目建设为龙头,搭建闽商资本回归平台。根据闽商在外经营多以贸易为主,不少贸易品种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行业优势,设立专门的物流商贸集散中心,如石材、木材、建材等。同时结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建设物流节点和现代物流中心的要求,发挥厦门海空港、铁路和高速公路等现代化交通网络的优势,打造若干个以闽商优势贸易品种为特色的专业市场,促进厦门第三产业发展。发挥对台交流合作优势,促进闽商与台湾地区经济的主动对接。
四是以乡情联系为纽带,搭建情感回归平台。除了将“闽商聚厦门”活动形成制度、定期开展外,还可以以定期举办闽商子女夏令营、“闽商太太看厦门”等形式,活络感情。此外,厦门总商会可通过不定时举办异地福建商会企业家与在厦企业家联谊活动等方式,共诉乡情、共享商机。(市工商联(总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