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坝开发区创新为侨服务模式建设美丽竹坝
几年来,竹坝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通过创新管理与服务模式,强化侨务工作与社区建设的互联、互补、互动,深化了对社区侨务工作的三方面融入,打造了美丽竹坝,取得明显的成效。被评为第十、十一届省级文明单位,全省侨务工作先进单位。
以美丽竹坝为载体健全管理和服务网络
多年来,竹坝开发区为了及时倾听“民声”、化解“民怨”、保障“民生”,不断完善各级组织建设,为管理和服务归侨群众打下良好基础。一是成立两级组织。先后成立了管委会和社区两级侨务工作领导小组,侨务资源丰富的社区成立侨联小组,为侨务工作搭起了平台。二是落实工作人员。管委会明确了分管侨务工作领导,配备了专职干部。三是整合各单位与社区力量形成管理服务网络。掌握各类纠纷及群众利益诉求。四是建立服务队伍。建立了“为侨服务志愿者”队伍,组建了文艺演出、技能培训等“侨界人才资源”队伍,发挥着“社区为侨服务、侨为社区奉献”的作用,推进了侨务工作开展。
以工作机制为保障提升管理和服务效果
一是在工作制度上规范。管委会把侨务工作作为社区年度考核重点,并逐步建立了组织领导、联谊服务、信息台账等侨务工作制度,确保了社区侨务工作的规范开展。二是在场所经费上保障。开发区为侨务工作配备了固定的办公场所,为侨务资源丰富的社区重点设置了多功能活动中心。不定期召开归侨侨眷交流座谈会征求意见,使社区侨务工作举措有了新发展、双向服务有了新起色。每月定期开展如广场文艺晚会、图板展览等多种形式的专项宣传活动,提升了侨法宣传实效,也丰富了社区普法内涵。管委会还将侨法宣传与社区志愿活动、“社区微博”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了宣传的受众面。
以服务创新为抓手深化推进“三融入”
借助于网格化管理力量,管委会以“四必访”(生病住院必访、重大节日必访、海外来人必访、家中发生重大事情必访)等创新服务模式为抓手,充分发挥社区侨联小组的作用,加强和归侨侨眷的联系沟通,保证信息畅通,及时解决归侨困难,丰富归侨生活,不断深化推进“三融入”效果。一是定向捐岗,为归侨、侨眷搭建就业平台。免费提供技能培训,扶持归侨侨眷就业困难人士再就业。二是定向上门,为归侨、侨眷架起互助桥梁。三是定向活动,结合各大节日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以真情的服务,新颖的活动载体,为归侨、侨眷增添生活的活力。(市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