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和谐旋律,共续明日辉煌
王静
金秋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60华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走过60载春秋。回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救亡图存、反对独裁统治、争取民主自由的过程中,结成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关系,共同迎来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并携手植下多党合作的民主之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一道,为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并发展了同民主党派的合作,极大调动了各民主党派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多党合作制度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考验,如今,这棵民主之树已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焕发强劲的生机与活力。
参加民进,亲历多党合作的发展,虽然只是60年历史长河中短短的一段,但对自身的影响和教育是强烈的、震撼的!在亲身感受和思考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政党和谐,则社会和谐,百业俱兴。60年的风雨历程和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都证明了一个道理:政党间的团结和谐,是整个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处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当代中国执政党和参政党共同的奋斗目标。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所处这个时代发展的主题。和谐社会需要民主党派参与共享共建,是历史赋予民主党派新的重要使命。民主党派理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独特优势,做出新的贡献。
首先,为构建和谐政党关系,发挥“和而不同”的独特作用。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承认“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从音乐理论上讲,不同的声音共存而互不侵害干扰,才能合成悦耳的音乐,谓之和谐。只有一种声音,无法实现和谐。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社会主义方向,是主旋律;各民主党派通过直接、间接协商的形式,表达各自所联系的阶层、群体的利益、主张,发出不同的声音,是一种和弦。党派都联系一个界别或区域的群众,有了解民情、洞察社会矛盾的条件,可以分担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工作,党派组织可以协助党和政府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安定人心、凝聚力量的工作。所谓“和”,就是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奔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努力;所谓“不同”,就是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在求同存异中,实现政党关系的和谐发展。
其次,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利益整合的独特作用。和谐社会承认利益主体多元化,同时,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亦不断出现,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多党合作提供了不同阶层利益表达的途径,具有利益整合的独特优势和功能。各民主党派通过在人大、政协提议案、提案,通过调研报告等形式,反映广泛收集来的本党派成员及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建议,为各自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提供了组织、程序和途径。通过各党派的充分协商,达成各方面一致或基本一致的主张,从而为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发挥多党合作的利益整合功能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维持了社会的有序和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体现自身作为民主党派人士的形象和作为,是每一位民主党派成员的重要职责,是多党合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参与参政建言、议政调研、民主监督的活动和党派自身建设各项工作中,深切体会到,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应当努力为维护和谐政党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应当树立二个意识,摒弃二种观念。
树立辅佐的意识。这里所说的辅佐,不应理解为封建社会臣对君的辅佐,而是作为参政党,具备与执政党共同奋斗目标的政治认同和政治基础,在多党合作制度框架下,以政党的姿态和自身的优势,为执政党所推行的各项事业给予辅佐、提供协助,切实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换言之,它是参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的综合体现。作为参政党的一员,要自觉地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的坚定政治信念、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增强履行职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主动在参政建言中体现作为、贡献才智,促进政党关系的和谐发展。特别要注意,少抱怨、不拆台,多想主意、找办法,能够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从全局的高度,善意地挑毛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和谐的成效。
树立奉献的意识。社会上一些部门对民主党派还不甚了解,甚至还有误解。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往往要作出一些牺牲,如利用业余时间,增加一些额外的负担,甚至忍受着某些误解去工作。因此,一定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老一辈民主党派人士正因为如此,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在社会上有较高的威望。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革、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更要强化奉献意识,去除功利思想,学习和发扬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淡泊明志,甘于奉献。要注意处理好本职工作和党派党务工作的关系,这是民主党派成员遇到的现实问题。本单位的工作做好了,且人缘好,形象好,党派党务工作的开展就会得到有力支持,民主党派的影响力就会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的同时,还要为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及社会活动方面尽心尽力,做到本职工作、党务活动两不误,互相促进。
摒弃“花瓶论”的观念。海外评论说民主党派是“政治花瓶”,民主党派成员在政府任职是“坐虚位”、“无实权”,这不符合实际。事实上,中国共产党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形成亲密团结、同心奋进的政治局面,政治协商已经迈入制度化轨道,最为重要的是“协商于决策之前”,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吸纳民主党派的意见,选拔任用民主党派优秀成员在政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对民主党派人士是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力支持、生活上关心照顾。
摒弃“恩赐论”的观念。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在需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国家政权,是加强我国政权建设的客观需要,绝非什么“恩赐”。在工作上,各级中共党委坚持平等相待、民主协商、真诚合作,不断巩固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的联盟。
抚今追昔,同气连枝六十载;展望明天,共谱和谐续辉煌。回顾60年的历程,民进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与其他民主党派一道,充分发挥政党的利益表达和社会整合功能,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独特作用,共同营造了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道路,将越走越宽,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创造的团结奋进、振奋和谐的发展局面将伴随共和国的成长,不断持续延绵……
(本文获征文三等奖,作者系民进市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