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统一战线构建“四平台”推动“四提高”
集美区委统战部2014年紧紧围绕中央省市的重要部署,围绕建设美丽厦门人文集美的中心工作,创新“同心”品牌,积极“构建四个平台、推动四个提高”,促进我区统战工作在服务人文集美建设中不断取得新成效。
积极构建四个平台
一是构建教育培训平台,凝聚“同心”思想。一年来,集美区共组织面向所有统战对象的统战理论培训班2次,举办协商座谈会4次,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座谈2次,举办信息员专题培训2次,组织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4次,举办工商联全体会员参加的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专题培训1次。组织50名统战成员,前往灌口参观小城镇建设和风景湖“清风园”,实地进行廉政教育。凝聚“同心”思想,提升了统战工作队伍的能力与素质。
二是构建宣传信息平台,扩大“同心”社会影响。建成覆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侨、台及6个镇街36人组成的统战信息员队伍,全年收集社情民意统战信息168条及时上报,被国家省市级以上采用83篇(条),媒体报道31篇。建立民主党派微信群—-同心圆,建立集美工商联执委微信群,开通微信公众号“集美区商会”,建立“集美统战”QQ群,成为统战成员相互交流、政策宣传、信息共享的新媒体渠道。通过运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介,构建宣传信息平台,有力地推动统一战线宣传工作。
三是构建文体活动平台,培育“同心”文化工程。去年集美区统战系统代表队获得了区直机关轻排球赛冠军、区直机关龙舟赛季军;举办了300多名统战成员参加的“集美区统战系统‘同心同行’首届趣味运动会”、统战系统棋牌赛和“同心同行”登山比赛。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培养了成员间团结互助的精神。
四是构建综合服务平台,创新“同心”服务团队。组织各党派团体专家学者组成的“同心”医疗卫生、生态环保、科技、法律等志愿服务队深入乡村、学校、社区等开展志愿服务;及时向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建议;为台企新凯复材及正新橡胶公司解决员工上下班的通勤问题、为台商子女和台生解决就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障台企、台商及台生的权益;协助组织了“闽台同名村、两岸一家人”的联谊恳亲大型活动;协调组织了“集美海外华裔子女夏令营”和“集美海外华裔子女冬令营”,加强海外联谊工作;组织120名海外侨生参加“走进侨乡—嘉庚故里行”活动,做好新侨的思想教育工作;为辖区17位中考考生和1位高考考生确认少数民族身份,为5位宗教教职人员办理备案;积极开展民族进步宣传月活动,做好银亭社区的少数民族社区试点创建工作;贯彻落实消防工作目标责任,查找消除宗教场所存在的消防隐患。
推动四个提高
一是提高了统战成员的参政议政能力。通过系统的、不断的教育培训,使统战成员参政议政的能力不断提升,八个民主党派、团体等2014年完成23个调研课题,反映25条关系民生的社情民意重要信息,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建议。联合区政协办,对政协委员履职情况进行考评,推动政协委员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二是提高了海外联谊的层次。通过继续举办各种形式的海内外校友宗亲联谊活动,特别是纪念陈嘉庚诞辰140周年、海峡两岸“同名村”大型联谊活动、南洋大学校友会中国联络处挂牌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集美区侨联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开展《集美侨情与侨务研究》大型课题调研、“嘉庚论坛”申报工作的正式启动等工作的开展,促使集美区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海外联谊的层次。
三是提高民族宗教的管理水平。开展民族宗教事务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少数民族居民和宗教教职人员备案的办理手续、标准和服务流程,本着“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原则,为少数民族居民和宗教界人士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加大投入,在银亭社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试点社区创建,密切与社区内少数民族居民的联系,引导和鼓励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互相帮助,互敬互爱,建成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
四是提高新阶层人士的思想素质,促进企业稳步发展、健康发展。开展新阶层人士的“四信”理念教育,提升新阶层人士的思想素质,引导他们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提高非公企业经营者在抗风险意识,促进企业稳步发展、健康发展;聘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沁专题解读我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升非公经济企业发展的信心;组织会员赴龙岩漳平进行交流培训,举办各种座谈会,深入交流经营心得,互取长短,共同进步。(集美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