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新时代”,着眼“大侨务”,创新“青品牌”——思明区积极探索侨青工作新路子
思明区侨联青年委员会是全国首个区级侨联青委会,2005年5月成立以来,坚持学习“新思想”,紧跟“新时代”,着眼“大侨务”,创新“青品牌”的工作思路,不断拓宽队伍外延,吸纳优秀人才,发挥侨青才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新时代侨青工作的新路径。
一、党建引领强队伍
鼓励、帮助委员代表所在企业建立党支部,“以党建带侨建”打造思想教育阵地。利用“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提升侨界青年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引导、组织新侨企业党支部成员积极投身公益、参与各项社会事务,培育出新侨企业非公党建的“领头人”——厦门远思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党支部获思明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二、创新机制搭平台
一是针对基层侨青委人员分布广、数量多等特点,探索共同会长轮值制度,由当期轮值会长委员牵头组织活动,以此解决工作密度过高、成员担子过重、执行人手不足等问题。新机制既促进了组织内部的良性竞争,更激活了组织生命力、创造力。
二是为委员提供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各种平台。积极参与省市区三级人大归侨代表、政协侨界界别课题调研活动,以及系列专题视察、课题沙龙,提出高质量建言、提案。《海外青少年中华文化交流夏令营形式主义现象应引起重视》等建言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多篇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推荐优秀委员进入政协或其他平台,形成侨联与青年委员互相助力、共同成长的共赢局面。加强与机关、事业单位的沟通,并以担任顾问或特邀委员等形式解决相关人员的任职问题。
三、涵养新侨育品牌
以“新侨汇堂”为聚集地辐射全区,把新侨企业家及新侨人才汇聚起来,迄今已举办百余场聚会,联络超过50多个国家地区的200多位新侨留学生并建立长期联系,省侨联领导和团中央领导莅临参观指导。从亿元楼宇和海归创业新侨中发现行业精英,成立街道“楼宇侨联”、互联网“行业侨联”和街道侨联青委会,聚集新侨人才、辐射海内外优秀侨青。组建“联心侨”和“归根情”志愿服务队伍,创新为侨服务的途径方式;与街道侨联、社区侨联、留学生家属联谊会等侨联组织紧密联系,以家的情感纽带作用增强侨青凝聚力。聚焦侨界青年创业热点,与市、区侨联合办沙龙,开展“侨史、侨情”讲座、音乐沙龙、运动竞技、亲子出游等活动,在各行业侨青和新、老侨之间搭建起融通桥梁。
四、拓展联谊海内外
一是走出去,前往古田、汕头学习交流;前往菲律宾、泰国等国家与世界各地的社团侨团及当地侨联青委会共议侨事;跟随区参访团前往香港、澳门与海外侨青、新侨代表交流联谊;参加海外研修班、省委党校研习班等,提高侨青素质,丰富联络渠道。
二是请进来,向来访的海外“世界福建青年联会”、“世界福建青年联会菲律宾分会”等社团、侨团介绍厦门,推介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游览高颜值的生态花园城市,进一步深化情谊,增进感情。
五、服务中心助发展
热心参与“侨青助学”、“山海帮扶”等助学、扶贫公益事业:为甘肃省临夏市南龙镇单子庄小学设立“侨爱心图书角”,并捐赠书籍2000册;前往思明区结对帮扶武平县考察慰问,为当地农民把脉问诊,提供脱贫发展新思路;年终岁末走进侨界困难家庭,倾听问题诉求,送上慰问金和祝福,并运用专业知识提供法律援助、政策解读,增强侨界群众的获得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