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党合作建名校
郭国音
在举国共庆祖国六十华诞之际,目睹祖国辉煌建设成就,心潮汹涌,多党合作、共建名校的历程浮现在眼前:
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是全国十大武术名校之一,是多党合作,共谋民营校发展的好单位。在校领导层中,董事长是民进泉州市副主委,校长是中共的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与副校长是民盟支部的正副主委,还有一位是中共党员,五人共同研究工作,既是校务会,又可说是多党协商会,在达成共识后,则各司其责,各尽其能。
当时受聘中学部的只有中共党员石源泉主任、我和一位刚从师大毕业的老师,共三人。学校交给的只有刚交付使用的教室和布满灰尘的课桌椅,我任教务员,不到一周提任为教务处副主任。我们三人白手起家,努力工作:白天招聘老师、招生,晚上建章立制、草拟添置教学设备计划。为了确保开学顺利,我爱人在永安做六十大寿我也没回去。董事长得知后,要我把她接来,为她祝寿。
在努力工作中,我注意廉洁自律,在采购物品时,讨价还价,为校节约资金。一次,我带供货商到董事长女儿处签合同时,她要供货商免除回扣后报价,供货商说:“已按郭主任要求免除回扣,每本少报价两角了。”
在工作中,我牢记一位盟员应尽之责,当时学校只有我一位盟员,我向党支部提出发展盟员建立盟支部的建议。经许可后,我注意在教学骨干中物色发展对象,按入盟程序,两个月内发展6位盟员,并成立民盟泉州洛江区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支部,我先任组织委员后任副主委,负责盟务工作。盟紧密配合学校各时期的中心开展工作,由于党盟紧密团结,促进了学校事业的发展。党支部也全力支持盟的工作,每年支部组织盟员到外地参观、调研、党支部都派专车接送。盟组织在教师中口碑好,短短几年,就发展了26位盟员。我们还注意跨校跨界别地发展。为发展一位科技副镇长入盟,我亲自下乡做工作,使之加入。由于全盟的努力,支部被盟省委评为先进基层支部,我也被评为泉州市优秀盟员。
由于工作认真,不到一年,我被提为招生办主任,并根据工作岗位变换实际,提出相应有效措施,针对学校刚开办不久,学生少,资金短缺,提出招生思路:即“以泉州地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北向莆田,南下广东,掘展招生地域。”同时亲自到广东吉隆驻点,仅一周就招十多名学生,这个暑假,学生由一百多人猛增至四百多人。
随着生源的增加,加强内部管理,加快提高教学质量摆上重要日程。一年后,我提为副校长兼中学部主任。按学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我除了沿用各重点中学办学有效措施的成功经验外,从一开学就抓“提优辅差”个别辅导。因招生时招收的几乎是三类生,学生成绩差,经三年培养要达高考录取线难度大,于是我提出“初中统考成绩达泉州五中、一中录取线者,免交在校一切费用”的建议,没被采纳,我又陆续三次提出并阐明:招农村成绩好的免费生,他们能吃苦,经培养能出成绩,也会增强教师培养的信心,若再从缴费中挑选几位文化成绩较好的重点辅导,高考上线率就高。获得学校同意后,即上报泉州市教育局,经泉州教育局批示后即着手招生,但又遇到各县市(区)教育局不肯转学籍,经多方工作无效,又向泉州市教育局请求给政策:即我校办的学籍与公办学校一样有效。这一举措也为往后建学籍扫除障碍。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制定培养计划,提出奋斗目标,学校也出台文化课教学质量奖励办法。三年后果真出成绩,学校高考上线率名列洛江区第一。当年秋季招生形势大好,学生增加到八百多人,学校步入良性循环,我又被提为常务副校长。
武术是学校的特色,每年均有六、七名考上重点大学,在全省乃至全国武术比赛均获得过名次,还参加华东六省一市的春节文艺晚会,被评上全国十大武术名校。为了有新的突破,让中华武术走向国际,学校成立了国际交际部,由民盟陈颖主委任主任,负责与有关国家武术团体联系,先后招收菲律宾、马来西亚学生,并与新加坡,菲律宾等国,海峡两岸三地的台湾、香港、澳门的武术团体联系,进行交流,它们也都派人来校训练、学习。如台湾的学员来校训练,回台后以台湾地区名誉参加世界武术比赛,三位选手均获奖牌,使南少林武术也响誉国际体坛。追其根由,除学校办学宗旨正确外,在党的领导下,多党合作、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也是创建名校的重要因素。
(本文获征文三等奖,作者系民盟市委离退休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