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我与民革的情缘
陈幸福
不少人都这样认为,我会加入民革组织一定与先父曾当过国民党兵有关,其实这是主观推测。先父抗战时期参加中国远征军,曾随第五军入缅作战。可国民党兵与国民党员是两码事,国民党与民革又是迥然不同的两个组织。说起来,我之所以加入民革其实是缘于一次非常偶然的邂逅。
说偶然,是因为90年代初的一天,我到县城办事,遇到了民革支部的黄主委,他被我胸前佩带了的一枚孙中山的像章吸引住了。这个像章是圆形的,像章的外圈是12角星,内圈的圆心是孙中山先生的头像。这是我去南京中山陵游览时买的。至今我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看到我胸前像章时的眼神,好像有一种意外发现似的。他主动与我攀谈起来,一谈才知道他与我是同一镇上的人,在县城工作,是民革的支部主委。谈了一会儿,他就向我介绍了民革,并问我是否愿意加入民革。对民革有影响的人物,如宋庆龄、李济深、何香凝、蔡廷锴、蒋光鼐等,我多少是了解一些,但对加入民革,我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所以一时无法回答他。他热情邀请我到他的家中,拿了《民革章程》小册子和一些材料给我看,还让我看了名人的书法“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天下为公”。过后,他一直与我保持联系,还在春节期间到我家看望我。说心里话,最终我会加入民革组织,主要是被他的诚心诚意和良苦用心所感动。
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对统一战线,对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远不如今天这样明确清晰。所以,当学校的领导知道我想加入民革后,虽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但也不表示支持。家里人和朋友,听说我要加入什么“国民党”都不理解。都说“无党无团卡清中央委员(闽南方言,意思是什么党派都不要进入)”,还说,真要入党就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千万可别加入带有怪吓人“国民党”三字的什么党。尽管我苦口婆心地向他们解疑释惑,这个组织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友党,是合法的参政党,不是什么反动派,也不是发动组织,与台湾的国民党是有本质区别的党,但他们还是不理解。可以说,我是在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的情况下加入了民革组织,我成了这个支部的第18名党员,也是最年轻的党员。
加入民革组织后,我接触到这个群体中的很多同志,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做人道理和参政议政知识。黄奕辉同志,时任支部主委、县政协常委、逸仙艺苑会长。为人热情豪爽,活动能力强,吹拉弹唱样样通,练就了一手好手法,在他的带领下,以孙中山先生命名的“逸仙艺苑”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尤其在率先开展对台书画艺术交流上颇有影响。邵金标同志,县审计局副局长,县、市人大代表。他60年代毕业于响当当的中国人民大学。在单位,他不仅是领导成员之一,而且是业务能手。他待人友善诚恳,乐于助人,很受人们的敬重。给我的感觉是,民革支部的人不多,但很团结,更主要的是彼此间都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包容,是个温馨富有人情味的大家庭。
加入民革后,我认真学习了民革的党章、党史,对这个组织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有了全面的了解。通过学习,我由衷景仰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毕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孜孜以求,奋斗不息的精神。通过学习,我了解了为推翻黑暗统治,建立新中国,民革的老前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共同奋斗的历史。通过学习,我了解了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时,民革首先发表通电,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民革是有着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组织,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事业的参政党。
加入民革不久,承蒙大家的信任和厚爱,推选我担任了支部宣委、副主委兼宣委、总支副主委兼支部主委、民革厦门市委委员;民革厦门市第九、第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和民革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2004年12月,被民革福建省委会授予“福建省民革优秀党员”称号。1999年1月,我作为民革界别光荣地担任同安区政协委员,并被选为区政协常委。2003年翔安设区至今,任翔安区第一、第二届政协常委。自1999年1月担任区政协委员的10来,在两区政协的历次大会上提交个人提案79件,其中有4件被评为优秀提案。撰写调研文章8篇,多次参与区政协重点课题的调研。2002年和2009年,两次被评为区“优秀政协委员”。多年来,我还受聘担任区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区工商局、区民政局行风评议员,认认真真履行着民主监督的职责。
加入民革以来,无论是作为一名民主党派的成员,还是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在参政议政工作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那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可以说是份内事,是完全应该的,这也是中共各级党委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开展工作和对我本人关心培养的结果。应该说,我的成长过程,我的点点滴滴的进步都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都蕴含着各级领导对我关爱期许的心血。区委统战部、区政协、民革厦门市委会的领导和党员同志们都对我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给了我很多很高的荣誉。我觉得十多年来,我在工作上的付出太少太少,可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给我的荣誉太多太多了,实在让我领受不起,羞愧难当。我将把各级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关心厚爱,当作是一种鼓舞,一种鞭策,一种信任,我将把对我的关心厚爱化作我做好本职工作和参政议政工作的一种力量源泉。
我们十分庆幸,赶上了我们的国家政治清明、国运昌隆、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开明盛世。2005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重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把多党合作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统一战线、多党合作事业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明媚春天。我深深地体会和感受到,不管加入什么党派,只要努力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做贡献,同样会受到社会和人们的认可和尊重的。我同样深刻地体会到,作为民革成员一定要弘扬民革老一辈领导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亲密合作的光荣传统,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让“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薪火代代相传,生生不息。61年前,各民主党派领导人积极响应纪念“五一”口号,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非一时的感情冲动和义气用事,而是众望所归,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正确的选择。
(本文获征文三等奖,作者系民革翔安支部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