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设发展离不开统一战线
何大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不断发展,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层次、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高校统一战线工作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里,以笔者原所在的工作单位厦门理工学院为例,阐述统一战线在高校建设发展中凸显作用,产生了可喜的成效。
厦门鹭江大学是一所与厦门经济特区同时诞生、同步发展的地方高校。随着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原来鹭江大学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2004年,在原鹭江大学的基础上成立了厦门理工学院,实现从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的大跨越。笔者作为厦门理工学院(原鹭江大学)退休干部、民革党员,见证了学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完善与发展。建校初期,鹭大全校教职员工只有百余名,民主党派成员更是寥若晨星。当时,学校党委还没有设立统战部,只有一名副书记分管统战工作。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鹭大升格为本科院校理工学院为止。期间,民主党派在学校建设中起的作用很有限。当时校监察室吸纳二位民主党派成员担任特邀监督员。行使监督学校政风党风职能。至于召开民主党派成员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更是少之又少。厦门理工学院成立后,一改原先沉闷的统战工作状况,开创了统一战线的新局面。学院成立伊始,副书记、院长亲自主持召开了民主党派成员座谈会,倾听各民主党派成员对学院建设发展的真知灼见。鉴于学院民主党派成员不断增多的状况,学院党委设立了组织统战部,指派一名副部长专管统战工作。之后,凡有关学院建设发展的大事,党委组织统战部均邀请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开会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共谋学院建设发展大计。民主党派在学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今理工学院、民主党派队伍今非昔比,除暂无台盟成员,其余7个民主党派均有自己的基层支部。民主党派成员已达76人,成为学院建设发展一支举足轻重的队伍。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育人队伍中的生力军。民主党派成员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高校是民主党派相对集中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民主党派成员和党外知识分子占我院教师总数的40%,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骨干。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学院近几年引进了一大批高学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学院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又比较注意发展年轻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新成员,使民主党派成员的知识差异和年龄结构得到改善。
我院民主党派成员,特别是新一代成员不少都有国外留学的经历,他们信息灵通,思想活跃,思路开阔,业务突出,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思考比较深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比较强烈。鉴于此,学院党委聘请他们任党风、政风监督员,发挥其民主监督作用,从而促进学院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
我院民主党派聚集了各个方面的专家,他们就学院建设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由于具有专业知识的支撑,又处在学院之中,所以他们对学院的情况比较了解,提出的看法和建议理论水平高,针对性强,具有极大的可行性与操作性。
综上所述,高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统一战线,离不开民主党派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主党派成员更要总结改革开放条件下统一战线发展基本规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本文获征文优秀奖,作者系民革思明总支一支部宣传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