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与统战齐兴
邱仲潘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六十周年。六十年,是一个圆满的甲子轮回,六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从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发展成为傲立于世界的强国,这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成果,也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结出的硕果。统一战线的风风雨雨和中国建设的起起落落如影随形,统一战线工作卓有成效之时,正是祖国建设一日千里之际。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劲往一处使,催生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连10月1日国庆节也是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女士代表马叙伦先生最先提出的。
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一起,为百废待兴的祖国献计献策,使共和国从满目疮痍的局面恢复生机。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完成,但它作为民主协商机构和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明确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各方面建设都受到影响,多党合作制度也遭到破坏,但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决心没有动摇,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没有动摇。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创造了世界奇迹。统一战线工作也在这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果,知识分子意气风发地在各行各业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民主党派人士已经成为参政议政的主力军。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1989年12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标志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使多党合作制度有了明确的宪法依据。
中共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进一步发展。2005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2006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
今天的各民主党派在各行各业前所未有的活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力尽责。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有他们的一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他们的一份,他们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统一战线60年的发展充分表明,多党合作制度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一道创建和发展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必将不断巩固完善并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春江水暖鸭先知,知识分子是广大人民中最敏锐的人群,民主党派是知识分子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群体,他们最能够感受到国家的开明、中央政府的凝聚力、社会的勃勃生机,统一战线工作卓有成效的时候一定也是祖国建设卓有成效的时候。今天,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完全同心同德,知识分子心情舒畅、斗志昂扬,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能够朝着中央确定的目标顺利前进,一定能够实现两个伟大的“百年梦”。
(本文获征文优秀奖,作者系九三学社厦门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