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定民进,感触发展
郑雅芬
新中国走过的六十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继往开来的六十年。“80后”的我们最初是从教科书上认识了“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这两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名词。今天,我们成长起来了,一个平凡又特殊的群体,开始从各条战线走上历史舞台,在各行各业中崭露头角,参与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队伍中。
出生于“80后”的我,是新中国成立后幸福而又特殊的一代,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祖国发展的每一个过程。机缘巧合让我走进了中国民主促进会,认识了一群热情、执着、团结、进取的民进会员,感受了他们在各自岗位的风采,深深体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体制下的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
还记得那是2001年的夏天,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有幸与一位已经加入民进几十年的资深会员成为同事,他就是民进思明总支副主委——林小鹭老师。作为科学学科的老教师,实验室里总能见到林老师一丝不苟、埋头苦干的身影,他带领着一支全国赫赫有名的小航模队在各级比赛中摘金夺银,航模队的成员就是民进思明总支会员的子女们。林老师对党派的热情与奉献,让刚刚走出校园的我看到了民进会员的精神品质。那一年,我与民进组织初次相识。
在记忆中,有这样一个活动让我回想起来至今仍心存激动。那是2006年夏天,在林小鹭老师的带领下,我参与了由民进思明总支主办的“手牵手 心连心 两岸情”大型篝火晚会,那是我与组织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通过活动,我认识了许多热情开朗的民进会员,也加入了民进会员qq群——民进一家亲。通过网络这座桥梁,我感受到了厦门民进是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集体,为民进会员们对社会对民生那份责任和执着所感动,于是,我有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的冲动。
2008年的夏天,在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如愿以偿的走进了这个大家庭,成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一员。作为“80后”的我是组织中的小字辈。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无愧于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的光荣称号。这里人才济济、群英荟萃,每一个老会员身上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奋斗人生,领略到了他们风采各异的人格魅力,更感受到了强劲生命力的辐射!
走进民进,让我走出了课本的理论,走出了校园的围墙,走上了参政议政的平台。我从学着写信息到跟着做调研,从学会留意身边的小事到和会员们一起追踪人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党和政府决策的难点问题,这一切让我仿佛触摸到那怦怦跳动的时代脉搏,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新中国走过了60年的风雨,“80后”的我与改革开放同行了30年,从课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游离的个体到组织群体中的一员。这,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机遇。再过30年,“80后”的我们再回首,一定能找到我们曾为祖国发展而留下的脚印;再过60年,相信祖国前进的道路上一定留下一串串辉煌丰收的足迹。
(本文获征文优秀奖,作者系民进思明教育一支部会员)